做為個體的事實,沒有人與我重疊,我只有我,即使走向生命終結時也只有我一個,人生很像在一個大實驗室,沒人告訴你要幹什麼,你想幹嘛就幹嘛,但就很焦慮,希望有人能出來說明,發現你自己,但你還是不知道!
那份孤獨其實是有重量的自由
本集大綱快速瀏覽
@Tony: 今天來聊一下 茫然
小虎: 為什麼是茫然這個主題
@Tony: 因為Cheers快樂工作人Z世代大調查,Z世代是忙與茫的務實主義者 X世代56年級 Y世代78,Z世代輪廓 : 1995年也是網際網路元年、97Google。 8成7有工作經驗,3%主管或負責人。
問 : 對這世代的印象? 比較愛現,KOL,談到成功典範「沒有(19.1%)」,「蔡依林(15.4%)」
小虎: 蔡依林? @Tony: 多元開放、去權威化價值主張, 在她身上看到自己渴望成為的那個部份。
小虎: 感想
@Tony: 繼續說其他調查「30歲前最想完成的事情」:找到一生志業、年薪破百、擁有屬於自己的事業
「對於美好生活的想像」財富自由,工作與生活平衡、找到喜歡的志業,並且專精投入。(所以很多跑去直銷)
小虎: 繼續說其他調查結果 -「最能形容此刻人生階段的詞句」有超過6成的受訪者 忙碌、茫然、煩躁
「生活最大的壓力來源」有4成未來發展不明確、目前收入;「工作的主要目的」,超過6成「賺錢」、「自我實現」
小虎: 感想 他們的茫然、煩躁是怎麼來的?
@Tony: 分享職涯諮詢,第一階段就就哭了,以為是工作而茫然,結果其實是人生價值核心很模糊,這個也好那個也好,當真的讓她選,她就選不出來了,以前沒想過,照父母盼望、大環境趨勢或家族相承。
現代人被教育要有階段目標的活著,上課盼下課進補習班,考試盼進好學校,畢業盼找好工作,工作盼超越KPI,盼交另一半,交了盼結婚,買房車生小孩,這些目標奔忙的意義,意義感好像永遠是明天,不是當下。
然後某一天夜深人靜,喝點小酒,突然人生走馬燈一亮” 我到底在做什麼?”,”這些是我想要的嗎?”,”跟我有很大的關係嗎?”,”我是誰呢? 我在哪裡呢?”
小虎: 感想
@Tony: 不管是哪個世代 有可能會有這種茫然的感受,今天說的不只是工作上的茫然,工作上的茫然很好解決,我覺得人們有很大的一部份以為這種茫然僅是工作上的一種茫然,但是其實是對你的生命的體驗有很大的關係,這種茫然 其實是一種廣義上的,深層上的孤獨感
@Tony:存在主義心理學 歐文亞隆教授 叫它 “存在孤獨”
小虎: 感想
@Tony: 進一步說明 不只是心理感受 而一種做為個體的事實 沒有人與我重疊 我只有我 即使走向生命終結時也只有我一個,人生很像在一個大實驗室,沒人告訴你要幹什麼,你想幹嘛就幹嘛,但就很焦慮,希望有人能出來說明,發現你自己,但你還是不知道,這就是生活的一個隱喻,需要別人或一個神來告訴你該幹什麼, 所以直銷跟宗教團體為什麼那麼多年輕人 是有原因的
小虎: 感想
@Tony: 大家都說 人要為自己而活,但現實是真的嗎?上班為KPI活,下班老闆客戶CALL又忙一下,假日為孩子出去玩,休息時又要滑手機看看有什麼重要訊息,如果你的生活沒人給你做主,真的自由時,你想要嗎? 所以我的個案哭了, 一些從來沒有過的體驗促動了深層的那份孤獨感。
小虎: 感想
@Tony: 那份孤獨其實是有重量的自由,有時候假裝它不存在,你會說 工作親情綁住,所以不自由 但事實上是 面對那份自由的代價你不想承受 因為可能會恐慌 無助感 可能Z世代感受更多 誕生的年代 世界的變動是更大的更不確定 但他們更擅長將這種茫然與焦慮放上網路 換取短暫的安慰
小虎: 感想….那該怎麼辦呢 面對這種茫然感
@Tony: 心理學家robert hobson說 「成為人意味著孤獨,一個人的成長,意味著探索新的安住於孤獨的模式」,就是找到新的模式
下一集我們再來分享這個部份
小虎 : 大家也可以分享自己是怎麼面對這種茫然感的
Tony : 如果你喜歡我們的頻道請追蹤我們的粉絲團每次最新一集上線就能收到通知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