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5破財是認知的淪陷,你得注意這幾件事情

S2-5破財是認知的淪陷,你得注意這幾件事情

本集重點:財富是認知的變現,沒有認知財富只會便秘。

本集大綱:

。如何理解“財富是認知的變現”這句話?
。如何形成自己的認知能力?
。一個人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
。建立財富的路上,小心傲慢與偏見
。怎麼減少認知缺陷帶來的財富損失?
。建立清晰的認知,才是破解認知缺陷的根本
。重點整理

與人相處的密訣就是先好好的聽,再好好的說,啟動你的覺察力,看見自己的行為與思考,成為更好的自己,與人有好的連結。

感謝你的收聽,開始之前,如果你還沒幫我在apple podcast或spotify留言評價請記得先動動小手,本集內容提及的相關資訊在文字版,你可以隨時到好好聽你說的官網瞭解更多。

好像過完農曆年才會感覺是新的開始,不知大家是不是也是這樣感覺,過年期間跟親戚最常聊的話題都是什麼?

不外乎交男女朋友沒啊~結婚啊小孩怎樣啊~領多少年終啊,誰在創業啊賺多少錢~然後還有股票投資房地產,誰過年會講一些身心靈的心靈交流的請跟我留言一下~

當然不只過年講到投資,房地產股票基金虛擬貨幣,這個真的在我的圈子一直都是非常熱絡的話題,永遠講不完,不過我觀察是這樣,二十幾歲談薪資哪裡工作怎麼樣,三十開始談投資,到我們這個年紀談的是財富觀。

針對今天的標題”破財是認知的淪陷,你得注意這幾件事情”,其實我想表達的是反過來說,就是「財富是認知的變現」,聽起來有沒有很厲害,這句不是我說的。

這句話最近在我的社交圈大家討論非常熱絡,講到財富兩個字,大家第一直覺會是錢,但財富當然不限金錢但包含金錢,有很多方面也可以讓你人生是富足的,巴菲特講過「你賺到的每一分錢,都是對這個世界認知的變現」。

除了錢以外,其他部份也相通的,譬如說「你跟在一起的對象好不好,都是你對他的瞭解的變現」,「你工作的好不好,都是你對這個工作的認知到什麼程度」,對不對?

所以今天,「財富是認知的變現」這句話,我想說我們這個圈子的一些朋友大老,大家有一些不錯的思維認知一些討論跟大家分享一下,一樣是從心理學的角度,不過是從投資面來舉例比較能理解,講一些底層邏輯,財富跟認知有什麼關係,我們應該要注意什麼還有破解的方法跟大家來分享一下,讓大家今年可以財富旺旺來。

如何理解“財富是認知的變現”?

首先是我們怎麼理解「財富是認知的變現」這句話的,這句話其實就是世界運行的規律之一。

現實生活中,身邊富裕的人很多,窮的人更多,窮不是真窮,而是必須很努力但收入只能打平的,從有錢變成窮接著又變得有錢的人也不少。

你從“財富是認知能力的變現”這條規律去看身邊的人,多多少少就可以看出來。

譬如說podcast第一名的股癌,還有像財報狗,市面上很多人研究股票、解說股票,但是像他們作成品牌的人總是少數,因為他們除了熟知股票的知識,還非常了解社群,並且知道如何把影響力轉換成收入。

還有譬如說兩個能力差不多的IT工程師,其中一個利用空餘時間寫了小軟體創造工作以外的被動收入,但另一個沒有,第一個人知道怎麼透過產品滿足一些使用者的需求;但是另外一個不知道。

當你深入了解別人不知道的重要細節,並且能夠實際的執行,你就有機會超越其他人。喜歡學習,喜歡不斷提升自我的人怎麼都不會過得太差,相反的,停滯不前的人,不學習的人,除非你有乾爹,爸媽有錢,不然就算你中樂透,你一樣會花光光搞不好還負債。

這些都是認知能力上的差異所造成的結果。

如果以投資股票來講,散戶為什麼會死,其實一個是因為對股票,對大環境,對上市公司對產業等等等等沒有足夠的知識水準,另一個是內心對自我的認知不足夠,不知道方法調適,遇到一些狀況他就害怕恐懼亂了套,被情緒帶著走,結果就賠到脫褲子。

我們講本質,一個投資者在股市上面賺到的是什麼錢,從表面上看,是差價,再深一點說你會買這間公司絕對是因為看它有賺錢有成長所以有價值,但本質上,其實你賺到的是靠自己的認知水準變現的結果,你對外對內的認知有多少你就能變現多少。

每個人操作股票的邏輯有多種不同的風格,像我覺得我適合放金融股,也有人朋友推某支股票他二話不說就買,也有人玩當沖,有人看基本面,有人看趨勢,也有人只因為對某個公司有好感就去買,不管怎麼樣的風格,只要你對你選擇的研究透了,你對它有足夠的認知,你就有辦法靠它長期盈利,不要說大贏至少小賺不虧。

這種仔細想一下對不對,其實最根本的,就是因為你對它夠瞭解,夠瞭解你就掌握住真相嘛,你才能靠它賺錢

同樣道理啊,我們對工作,對家庭,對人際關係,對自己的人生…有一定的認知就有一定的判斷就有一定的處理能力對吧,這些都來自你的認知能力到底到什麼程度?

你就不會完全只靠別人的判斷,媒體的影響,不會變成一個容易被控制的人,那你就不會落入破財的狀況,就不會陷入危險的機會就減少,這樣你的人生只有不同程度的加分,都沒有扣分就當然會不斷的累積財富了…所以說「財富是認知的變現」這句話真的蠻有道理的,你說是不是呢?

如何形成自己的認知能力?

好,那聽到這裡,你大概能抓住財富是你的思維認知有多少就會有多少的意思,如果你也認同的話,那接下來你可能會問,怎麼樣才能真正形成有效的認知,或者說讓自己的認知能力大幅度的提升呢?

這個就是認知升級,今天我們講的會比較多用投資,用股票來舉例,其實都是一樣,我今天學心理學各方面,其實很大一面就是幫助我去做認知升級,認知升級就是去形成一個對世界對各種事情的認知系統架構,有架構才有辦法支持自己有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

為什麼要有系統要有架構?

因為知識只是知識,投資知識是投資知識,程式技術知識是程式技術知識,知識與某個領域的專屬知識…兩個是不同的天差地遠的,就像上一集我們講到迷茫的人都是碎片化學習,這裡聽一點那裡看一點,不迷茫的人是有系統的在學習,不管是投資也好或者你在其他領域,你除了知識,他會把他的知識先歸納出一個系統輪廓,如果沒有這套系統,那麼這樣只是一個“有知識的小白”,你的知識只是片斷的,鬆散的,一樣很容易會被割“韭菜”。

有意識的去建構一個知識系統,然後看知識系統這裡面缺什麼就去補,他在某個領域會具有深度有廣度,這樣他就有辦法使他產出自己的獨道見解,他就特別能在實現自我上有自己的一片天。

那問題來了,我知道要系統架構了,那實際怎麼建構認知系統呢?

1.有系統的學習,有效的輸入
2.研究,化輸入為輸出,培養洞察力

除了不斷學習之外別無他法,向同仁學習,向專家學習,向企業家學習,把別人優秀的領先的認知轉化為自己的,讀書,大量讀書,讀投資的書,讀哲學的書,讀歷史的書,提高自己對投資理念、市場、個人專業技能的,人類心理認知的,通過廣泛閱讀,定期的閱讀或者聽,上課,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終身自學者,培養好奇心,每天使自己進步一點點,但要記得,系統化的建構怎麼做?

就是你想理解的東西跟什麼有關,把它畫出心智圖,你就知道你該去瞭解什麼內容,說難不難,說簡單不簡單,一樣要花時間去瞭解。

但這樣還不夠得到我們真正想得到的東西,輸入還要輸出,輸出就是需要再研究。

研究是為了培養洞察力,二者結合起來才是完全體。

我們看很多很強的人,其實你問他,他沒有特別聰明但他肯定這兩項都有,就是輸入跟輸出,輸出都是紮紮實實去做研究,法表你的想法並且獲得實證,在這過程慢慢積累功力,然後變現的,大家都是這樣走過來的,默默的積累自己的認知能力,然後在對的天時地利人和去實現理想的。

所以方法就是這樣, “財富是認知能力的變現”不是一個夢,它是一個唯一可行的方法,因為它是規律。

一個人永遠賺不到認知以外的錢

聽到這裡,你可能還有一些問題,歡迎你在這集的留言板上留言給我,私訊給我也可以,我盡量回答。

財富是認知能力的變現,反過來說,那不能變現的就是認知以外的部份囉~對的,巴菲特就這樣說過,所以如果你一直賺不到錢,就要做“認知升級”,去多瞭解人性的規律,有計劃性的去拓展你的理解以外的東西。 

講錢很俗,但每個人都想賺錢啊,我也想啊,你不想成為爆發戶但一定會想成為“富人”,每個人都有這種慾望。

但真的去做認知升級的很少,所以這個現象再一次展現人性的矛盾與複雜:每個人都想賺錢,可是真正願意花時間精力去學習賺錢的知識和賺錢思維的人,卻永遠只有少數。

但是我相信來聽我的podcast的人應該是介於知道自己不知道還有知道自己知道的中間佔了大多數。

你們都是有自知之明,想要多學點東西,多聽聽別人對事情的看法,想要更瞭解自己,想找方法有效的學習跟進步,你可能清楚自己的優勢在哪裡,想要更好的思維能力,更好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喜歡brainstorming,讓自己更優秀的人,對不對,正在聽的你一定是這樣的人。

講到這個,這幾年,知識分享平台還有課程平台的蹶起,其實給大家很多機會,有不少內容蠻不錯的,它們打開了很多人的認知格局,整體情況是好的,雖然有人說這是在製造知識焦慮,不過這也難免,但是只要掌握自己應該要學什麼而不是什麼都想學就會降低這種學習焦慮,我影響覺得應該還好,把心思放在拓展自己的認知範圍就可以了,在這個拓展過程中,你會越來越覺得自己在很多方面是無知的,這沒什麼不好,越是看到自己的無知,才會越來越減少自己的傲慢與偏見

建立財富的路上,小心傲慢與偏見

建立財富的路上,要小心傲慢與偏見,它會讓你的思維僵化,聽不進別人的建議,容易情緒化,自尊心膨漲,你可能聽到這裡會想一下,我覺得自己不會這樣啊,自己還蠻客觀也還蠻客氣的不會這樣啊,嗯~但是你知道嗎,傲慢與偏見無處不在,只是說你以為的不是你以為的。

什麼叫你以為的不是你以為的,幹嘛故事裝有深度啊~XD,我來解釋一下,在認知心理學上,有一個名詞叫做以偏概全,俗稱偏見,偏見就有很多種,其中刻板印象就包括在裡面,你有多少刻板印象,你的財富就會縮水多少。

為什麼? 我來解釋一下

一般大家對刻板印象的認知偏見都是這樣,譬如說

  • 男人沒一個好東西
  • 女生數學比較爛
  • 黑人都聽爵士樂
  • 處女座的人都愛記仇

不只是這樣,這種思維跟呼吸一樣,你不容易察覺你正在呼吸,它太平常了,你不知道這就是刻板印象,我舉個例子,譬如你現在正在聽podcast或者看文章,如果我問你「刻板印是好的還是壞的?」,來~一二三請回答,「嗯~應該是壞的」。

如果你真的回答壞的或好的,這說明了三件事

第一,你對“刻板印象”本身有刻板印象。
第二,你的思維停留在一元思維,因為這是單向思考,所以下意識常常一件事只看對或錯。
第三,也因為這樣,容易跟人有糾紛。

或者你會回答「刻板印象有好也有壞的,應該不一定呀~要看狀況。

這樣的回答聽起來彈性,但是它也只是在一個平面上,在好與不好中來來回回,所以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通常只有一直線,這樣的思維影響,會讓你容易被帶風向,在這個變化很快的時代不容易看到機會,不容易想出解決問題的新方法,那創意或創新更不用說了。

以上其實都算刻板印象的思維及影響,沒想到吧,所以我才說你以為的不是你以為的。

刻板印象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有好處的呀,它的好處是減少了思考的時間,提高大腦做決定的效率減少耗能(換句話說就是不用腦!!!用腦太多很累的…白頭髮會多很多),這個就這樣做,那個就那樣做,快又有效率。

但是常常刻板印象會讓我們的認知固定住,堅持自己沒錯,堅持下去結果犯錯的機會就會大增,人際關係啊工作啊財務啊等等就容易出問題,那這樣還不漏財嗎?

譬如說在現實生活中被騙的人,大多數都是被對方光鮮的外表所欺騙。理智上會告訴自己,外表光鮮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在潛意識裡卻覺得對方光鮮亮麗的外表很有說服力。

認為光鮮亮麗的外形=有錢生活過的好=他肯定不會騙人。

當然,被騙背後還有許多其他的心理機制,但是對於外表的刻板印象一定是其中之一,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騙子都會把自己包裝成一個成功人士,而不是流浪漢的原因,直銷為什麼都要曬手裡一堆錢,曬跑車,還有一堆美酒美食美女帥哥,還有什麼輕鬆在家工作,月入六位數。

雖然我們不一定會遇到騙子,但我們肯定在日常生活中都有看過不正確的消息資訊甚至被影響,所以有人才說賺錢的人都是利用資訊不對等,資訊差異在賺錢的,其實就是認知差距造成的。

所以說刻板印象每個人都會有,每個人都有某種程度的傲慢與偏見,它比較藏在我們的生活中,沒有那麼突顯,它們也不會消失,沒有人能完全客觀,因為你的客觀也是一種主觀的客觀,所以我們只需要去注意到這個狀況。

怎麼減少認知缺陷帶來的財富損失?

剛才提到,如果你認為刻板印象是不好的,是需要克服的缺點,那這也是對刻板印象的刻板印象啊,雖然這是一種偏見也是一種傲慢,不過偏見也是有好處的,只是說財富是認知的變現,可是如果認知缺陷,那就是一種淪陷,那麼我們怎麼減少缺陷帶來的損失呢?

我們還是從刻板印象來講好了,這樣比較聚焦。

第一個,我們要承認還有允許刻板印象的存在,不要把它當成問題想要消滅。

其實你有沒有發現,很多人的思維方式是以問題為中心,它就是個問題,所以我要delete它,譬如一個家長認為孩子動作慢是一個問題,然後一直想叫他快一點,不斷的逼催罵,孩子被強制要求改變,把慢看做是問題是缺點,那可能會造成新的問題,譬如這孩子可能會不自信,不願溝通,對於刻板印象這種偏見其實也是一樣的,越想消滅越產生更多問題。

因為這種以問題為中心的方式,適合對待簡單事物,比如流水線的動作,但它不適用於複雜的,比如對待一個人。

人就是複雜的,人的心理行為背後,雖然有一定的邏輯,但卻不是像鎖一個螺絲這樣簡單直接。而且還剛好相反,當一個人對自己和他人的某些特質越接納、允許和尊重時,反而更容易實現想要的結果,這就是愛的一種,它是人性的規律之一。

所以我們首先要扭轉自己對刻板印象的刻板印象,知道刻板印象的存在有它的合理性,有它的自然必要性,不要老是要消滅它,你消滅不了的,反而我們先看看自己的思維方式是不是老是以問題為中心,如果有這種傾向,OK我接受我承認,然後我們要做的就是第二個對其進行調整,做思維升級,也就是學習批判性思考。

批判性思考不是批評,而是多問“為什麼”或者“真的嗎”?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表現出來的狀態就是越固執,越有偏見,因為他的大腦缺少認知的彈性和拓展的空間,相對就影響他的人生財富發展。

所以如果想要避免刻板印象帶給我們的影響,我們即使心裡有一定的想法跟答案,但你可以多問幾個“為什麼”?或者“真的嗎”? 反正問問不用錢,沒損失,還可以多了解別人的想法,有什麼不好?(除非你覺得這個人這件事不值得花時間,那就算了)

批判性思考我舉個例子,比如你聽過的棉花糖實驗說,研究發現,小孩子能忍住不去吃棉花糖,40年以後的成就會比較高,然後就有人在那邊吹「忍耐才能成功」,更有人利用這個說法酸「年輕人就是不懂忍耐吃苦才會領低薪」,這實驗你覺得是可信的嗎? 真的是這樣嗎?  對它先打個問號,而不是就人家有個名氣或者是個專家講什麼就相信。

別被「棉花糖理論」給騙了,好好平衡你大腦裡的冷、熱兩套系統吧 – Heho健康
https://heho.com.tw/archives/18778

那針對棉花糖實驗你可以這樣問,為什麼一個研究可以決定40年後的成就? 中間40年發生了什麼事難道都不用考慮?參與的小孩家庭背景文化環境一樣嗎?個性一樣嗎?40年的生活一樣嗎?

就是你聽到一件事,可以先想一連串的問題看誰能回答,你會發現有時候幾乎沒人有證據能完全證明它一定是對或錯,或者回答大多數來自於“有人說”,“我感覺”或者“我認識的誰誰誰說”,“誰誰誰他是這樣”……,像棉花糖實驗就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一種刻板印象。

台灣人很容易這樣,因為在我們過去的學校教育當中,我們的考試都是是非選擇題多,申論題幾乎沒有,所以答案不是對就是錯的思維深入我們的骨髓去了,你問問題還會被當成問題學生,或者被同學討厭,所以長大後容易被操控,容易被輿論帶風向的人非常非常多。

可是不要講別人,事實上我們每個人都活在偏見當中,有他人的偏見,世俗的偏見,也包括自己的偏見,所以如果一個人能夠對此保持覺知,並以批判性的態度判斷自己的偏見,識別外界的偏見,就會讓我們的認知層級更高,所犯的錯誤就會更少。

我們接近財富的距離就會縮短。

有一本書就叫《韋瓦第效應:你的人生是不是被貼了標籤?》,這本書是比爾·蓋茨推薦的書,如果對這個部份有興趣,可以買來看一看,也許會知道更多。

建立清晰的認知,才是破解認知缺陷的根本

回過頭來,我們前面講投資,有一位很有名的投資大師叫霍華德•馬克斯Howard Marks,這個人2022 年淨資產: 22 億美元,很強,他是一位美國投資者、企業家,橡樹資本管理公司的董仔,他曾經預測金融海嘯和網路泡沫,他寫的書《投資最重要的事》裡面講的概念跟我說的一樣,只是他從投資經驗法則去講,我用心理學的角度講。

他說過一句話「最大的投資錯誤不是來自資訊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來自心理因素。貪婪、恐懼、自欺欺人、從眾、嫉妒、自負、妥協」

他那本書講的核心概念就是「第二層思考」,有第二層,就有「第一層」。第一層思考就是反射性思考,你也可以說是丹尼爾·卡尼曼所說的 快思慢想的快思想系統,簡單講就是剛剛前面我說的這事就這樣想這樣做就對了。

這是大腦自動內建的思考模式之一,用來幫助我們有效率的處理許多生活瑣事,這些事情通常重視的是滿意度而非卓越的成果,但很多人下意識任何事情,任何事情喔,都是靠快思想系統在處理,所以出現很多問題。

但是投資需要的是卓越的成果,要卓越就必須有第二層思考的領域…就是「深入思考」,它會消耗腦力的運算能量,所以很少人願意遵行,就算願意也不見得做得到,因為深入需要傑出的洞察力,擁有傑出洞察力的人又是少數,但這卻是成功投資的必要條件之一。

剛剛我也講過要怎麼樣有洞察力,你還記得嗎? 輸入還要輸出,輸出就是需要再研究。

研究是為了培養洞察力,二者結合起來才是完全體。

就是這麼簡單,但越簡單越難做到,今天這集重點大概就是這樣。

重點整理

講到最後…我自己歸納一下,就是覺得“心理”因素才是人一輩子走到通往財富的路上的決定性關鍵,財富不單單指錢財,還有人的關係啊,還有心靈上的,都是財富。

所以了解自己很重要,有科學的根據性的去了解自己是一種好的方法,所以心理學為什麼這麼重要就是在這裡,因為只有心理學才可以跟各種學科交叉,比如經濟學和心理學的最佳組合,剛剛說的大家都熟知的丹尼爾•卡尼曼的經典著作《快思慢想》就是一個代表指標。

沒有人能通過一本書就變成炒股高手,也沒有哪位經濟學家能做到百發百中,但是擴展認知範圍、卻可以讓一個人活的更從容通透,更能脫離“人性本能”的限制,可以看的比較遠比較高,風景肯定會不一樣。

大家可以想一想,觀察一下是不是這樣,歡迎反饋給我你的想法。

好的,感謝你的收聽,聽完請記得幫我評價喔,歡迎你留下你的感想意見,本集完整文字版及補充資訊都在官網,我們今天就到這邊,希望內容對你有啟發,新的一年才剛開始,祝你財富累積越來越多,掰掰。

請我一杯下午茶,讓我持續提供好內容吧!

點擊圖片或 贊助連結,就可前往贊助頁面囉~謝謝您!

你也可以用LINE PAY,或銀行APP直接掃瞄小額贊助喔!

快樂的工作,工作的愉快」是我的人生哲學,你在尋求自己的人生方向嗎?

讓我為你點一盞明燈照出未來, 立即線上預約! 

結尾:

最後來分享我做這個頻道的理念

因為我真的覺得心理學幫助我,正確的、科學的、邏輯的來瞭解自己,並且能夠對別人更有同理心。而且學習心理學,可以讓你在這個人云亦云的時代中不會隨波逐流,反而能夠在不確定性的時代活的更好。

心理學涉及很多個人內心,生活及工作上的層面,它涵蓋很廣也很專業,一般人不容易入門,所以我化輸入為輸出,用聲音當做學習筆記的概念,創辦了好好聽你說,歡迎你加入我們的學習行列,希望小夥伴們透過每一集的主題,跟我一起走進心理學的世界,成為更好的自己。

如果我能做到,我相信正在聽的你,一定也能做到,因為你就是你自己的主宰。

如果你有什麼問題歡迎私訊,如果你認同我的理念,我需要你留下你真實的評價,你的支援是我做節目的動力,好嗎?

同時我也想跟你說,你可以把很有感覺的一集分享給你最在意的人,你的一個小小舉動,就有機會讓你周遭的人變的更好。

你現在收聽的是好好聽你說,我們下週三晚上七點,再見!

––––––––––––––––––––––––––––––

don’t leave me here alone by Artificial.Music https://soundcloud.com/artificial-music
Creative Commons —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Unported— CC BY-SA 3.0
Free Download / Stream: https://bit.ly/dont-leave-me-here-alone
Music promoted by Audio Library https://youtu.be/gCeWGmRKtf8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