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15 說自己痛苦的人,也許根本不想改變

S2-15 說自己痛苦的人,也許根本不想改變

本集重點:心理師的“心理諮商”經驗中有哪些概念,一般人日常生活可以使用來幫助自己跟別人。

本集大綱:

。人性的矛盾
。為不改變付予意義
。有效的改變需要在關係中發生
。心理諮商普通人怎麼舉一反三?
。重點整理

上週五一個朋友說她前一陣去她的大學同學聚會,一個跟她很好的同學跟她講了自己最近發生的事,她就好意的跟對方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也想說給些建議,可以幫同學開導一下,她講到一半對方突然打斷她跳到另一個話題,當下她雖然好像沒事一樣就跟著話題繼續聊,不過內心確有一點小受傷,覺得自己幹嘛那麼多嘴,這幾天一直把當下的情境不斷的在腦中repeat,然後開始自責:“人家又沒要你給意見,說那麼多幹嘛呢?好像你很懂一樣”,她就一直在想這件事,好像一直佔據她的大腦。

這看起來就是生活中的一個平凡小事情,可能我們都多少發生過,就有點像是熱臉貼冷屁股,擺明瞭人家不領情,我也有過。

不過,這要看個性,有的人遇到了會很受傷,如果她是比較敏感的人,她的內心會有很深刻的心理活動。

譬如說當下羞愧的情緒感受會特別強烈,它從哪裡冒出來,為什麼會出現,然後又遲遲不消失?那個自責自己“多嘴”的聲音又是誰?然後為什麼我聽到別人有煩惱的時候,會忍不住想給對方意見? 為什麼我的“好意”對方不領情等等,這些都會在大腦中揮之不去。

這些感受,聲音念頭沒辦法用什麼高科技精密儀器測量出來,這些東西藏在內心深處潛意識裡面,如果你願意抽絲剝繭的話,你會發現這背後其實有非常多我們自己很難覺察到的信念,這些信念有的是從小很根深柢固的,它就像呼吸,你察覺不到自己在呼吸一樣。

根據調查,生活中遇到一些事情,然後心理有狀況的人越來越多,同時也有越來越多人因為這樣的狀況,然後被緩解的需求也外顯出來,這不是說唱KTV就可以解決的,有的人去依靠宗教,有的人去找靈性覺起課程,各種五花八門的身心靈這兩年通通冒出來一大堆,我覺得每個人都有適合的方式,只要能緩解都很好,不過尋找正規的心理諮商還是最好的管道。

這幾年,大家對“心理諮商”越來越不陌生,一方面這方面的網路節目多了,一方面是心理師也願意走到鏡頭前面,在社群上跟大家互動,慢慢的讓很多人在這方面的知識增加,也同時更願意走進諮商室尋求幫助,這都是向上提升的一種好現象。

不過,心理治療是怎麼改變一個人的,其實很多人還是想像不到,還是有人認為,譬如說去心理諮商不就是找專業的人開導嗎? 聽一聽問題就能解決嗎?我怎麼知道哪一個心理師適合我?那些社群很知名的心理師,就很厲害嗎?

這個部份,其實我之前小雞心理學就有分享過很基本的介紹,不過一般人也不見得真的需要去心理諮商,所以反過來我想從我心理師朋友分享的幾個真實看法,來和大家講講他在“心理諮商”中發現的幾個現象,來讓大家對人性的真實面有更多一點認識,還有看怎麼平常生活可以使用一些概念來幫助自己跟別人。

人性的矛盾

老一輩的人說「吃苦當吃補」,但那種苦是一種人生看的到希望,人生正在前進的苦,這是一種甘之如飴的苦,可是現在社會環境早就不一樣了,努力不見得有收穫,可能越努力活的越痛苦,這種苦跟老一輩講的苦是完全不同的。

大部份的人對於心裡的痛苦,痛苦有很多種,當中也包含了很多情緒,甚至多種情緒,一般人大多希望能不要有痛苦就不要有,而且人的大腦有著天生的回避和恐懼的保護機制,所以現在不少人會選擇走進諮商室,就是因為心裡已經到了沒辦法承受的程度,不管是遇到什麼問題,感情啊家庭婚姻個人等等。

一方面來說願意接受心理治療的人變多了,相關資訊與知識越來越普及化,這是好事,另一方面從社會角度來看的話,痛苦其實是一個人類轉變的樞紐。

因為這個時代追求物欲,功成名就,時間分割的更碎,加上媒體與一些人的吹捧,所以不自覺得更想依賴某種技術方法,快速達到目標,在這種強盛的社會風氣之下,往往容易忽略了內在探索,也正是這樣,過度依賴往外尋求所產生出來的痛苦,才會引發人意識到自我內在的不足,這時候痛苦像是開啟心靈大門的鑰匙,因為你意識到了這件事,它的存在就具有價值與意義。

一般來講,當一個人覺得痛苦沒辦法忍的時候,就會找辦法要消滅它,所以會尋求各種幫助。但是很有趣的問題來了,自願尋求幫助的人就會乖乖的被幫助嗎?然後問題就被順利解決嗎?

其實沒那麼簡單。

因為人性是很“矛盾”的,一方面因為痛苦想改變,但另一方面,有意識或無意識的矛盾心理又一直阻礙著發生真正的改變,怎麼說呢?這種矛盾有4種情況,我加上舉例來讓大家瞭解一下。

第一個,害怕改變的矛盾

改變代表未知,可能有更多的不確定,所以比起不確定,人更傾向於現在有的生活條件、思考模式、行為模式、環境等等,就算現有的帶給他痛苦,但是這是他熟悉的東西啊。

譬如說,今天你路上看見一個流浪漢,身上衣服又舊又髒還破了個大洞,這時你覺得他肯定希望能有一件好的衣服穿,你跑去買一件tshirt給他:「先生,我這有一件新的好的給你,你把身上這件換了吧」,這時這流浪漢居然說:「不要不要,萬一我把這件脫了,你又不給我新的,那我不是連破的都沒有了?」他堅持不要還把你趕走,真的是好心被雷親。

我心理師的朋友說,你可能想像不到,這樣的人在心理諮商其實非常多,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回家後還是沒有改變,還是維持原本的狀態,特別是心理能力越弱的人,就越容易像流浪漢的思維模式,說好聽一點是堅持,其實是近乎固執,用盡力氣放在不改變,所以他沒有精力去改變。

他說一開始自己還很菜的時候會氣餒,不過經驗多了其實理解為什麼:「因為對於這樣的人來說,那件破衣服,是他的唯一。」

新的衣服雖然很好,可是穿起來怎麼樣不知道,是未知,舊的雖然破,但是已經穿在身上了,這感覺很熟悉,是確定的,它也很像有的人就要他的萬年口水巾小被被一樣,不能換,就是要這一條。

我覺得這個第一個,害怕改變,很有用,他能幫助我們有更多同理心譬如說,如果我們某天因為別人不願意改變而快要起衝突的時候,理解這樣的心理狀態就很受用,它會比較能讓自己平靜一點。

第二,與童年創傷相關的憤怒導致的矛盾

很多人因為童年創傷,會有嚴重的「受害者情結」, 「受害者情結」就是經常感覺自己是被害者,認為其他人或環境老是在欺負自己,他們會戲劇化這個角色,但是他們自己不知道,因為積累了早期大量的創傷,累積了很多憤怒的情緒進到潛意識裡。

關於什麼是受害者情結,這邊有一篇蘇絢慧心理師的介紹連結,大家可以有深度認識

蘇絢慧《受害者情結》:建立清晰的「心理界線」,才能釐清混亂的情感操縱和情緒威脅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37676

譬如說有一個女生非常不喜歡遇到在路上拉人推銷保養課程的人,一般人就是不理她就走了嘛,但是這個女生會非常生氣,會罵對方甚至起衝突,她覺得對方要控制她,強迫她,每一次她都非常誇張的生氣,她自己也不知道。

當她去找我心理師朋友求助的時候,她讓她看到自己的被害模式,她把別人當做加害者,自己是受害者這個模式,當這個「受害者情結」曝露出來,她說「我不是這樣的,不是,我頭好痛」,有的人會用身體上的疼痛來反抗改變,而這剛好就證明這是「受害者情結」的徵兆之一。

我有一個朋友就是這樣,原來她會去找可以讓她成為受害者的可能加害者男生當男朋友,這些男生有一些習慣徵兆會不自覺得吸引她,所以她的每一任交往都是第四台台台語劇的那種劇情。 我現在比較能理解為什麼,不需要再認真聽她訴苦,放旁邊偶爾回一兩句(真替你難過,你辛苦了)這樣就好。

這個朋友也可能有第三個矛盾,那就是…

第三,身份認同的矛盾

有的人深深覺得痛苦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意義,精神上的痛苦甚至身體上的受虐,如果自己不痛苦了,就好像自己也消失了一樣,這種情況是一種對“痛苦身份”的認同,自己=痛苦,沒有痛苦=自己也消失了。

這種深藏潛意識的,拒絕改變的阻力,聽說很難處理。

第四,二級獲益(secondary gain),次級獲益繼發性獲益

心理學有個這個詞,它的意思簡單說,患者因其症狀或疾病而獲得的特殊好處。譬如因為他生病了才被別人特別照顧,可能他沒生病前是比較被冷落的,因為生病所以有機會跟暗戀但沒機會相處的人有更多時間相處了,這樣的患者可能會持續保持症狀以換得關注,那狀況就很難好轉。

其實很多時候,痛苦的另一面,就是二級獲益,這也是阻止一個人發生深層改變的巨大阻力。再舉個例子,拖延症的人為自己的拖延痛苦,可是在拖延中,他有獲得好處嗎?

他可能會說你神經病啊,當然沒有啊,不過其實他可能不知道的是,通過拖延,他可以不用面對自己能力不足、做不好某件事的事實,而活在「我只是拖延,沒有做完這件事」的自我欺騙裡。

或者因為拖延,可能有些事就不了了之,那麼他也就不用管了,因此他可以從這件事裡解脫。不然就是通過拖延,他可以一直和這件事,或者這個工作中的人“在一起”,這就緩解了他的分離焦慮。

這個就是痛苦是二級獲益(secondary gain)的解釋。

大家有沒有覺得人性有沒有非常有趣呢?我覺得站在一個觀察研究者的角度來說,人類真的非常有意思。這四種矛盾,我才會覺得說自己痛苦的人,也許根本不想改變,一邊說著自己痛苦,但另一方面可能他們一直在潛意識裡面拒絕改變,當然他們是有原因的,可能我們多認識有這些狀況,就可以多一點覺察,瞭解自己或他人為什麼這樣,可以多一點同理跟共情。

為不改變付予意義

曾經網路看過一個案例,有個青少年天天關在房間打電動,不出門上學,他家人很痛苦很生氣但無可奈何,家長就硬是帶著這個青少年去做心理諮商。

心理師並沒有像家長希望的那樣去勸這位青少年去上課,反而對他說:「你可以一直用在房間打電動的方式證明你有能力堅持做自己想做的事,將來有一天,你想做別的事了,你也一樣有力量。」

青少年的表情很驚訝,大概沒有人跟他說過這樣的話,但是他沒說什麼。之後半年,他還是天天關在家打電動,但是有一天,他走出房間說他不打了,開始去上課。

這個故事很感動也很啟發,我想那個青少年當下一定也很感動,因為他被理解了,被允許了,還有人為他的行為做了積極解讀。不過我認識的一個單親家庭的青少年有一個也是這樣的,不過卻是反面例子。

心理師看到的是一個不上進的青少年,可能他自己產生了憤怒的情緒,說他上癮,就叫家長把電動手機通通沒收,結果青少年最後一道防線崩壞,就跟媽媽撕破臉,離家出走了。

這個反例中的青少年,之所以這樣,可能就是因為長期以來,單親被媽媽關注太多,要求太多,投射自己渴望太多,這個青少年從來沒有被真正理解和接納過,所以孩子可能是為了讓自己不崩潰,就用他能做的就是打電動去維持自己,但是大人看起來像是上癮是反抗,像是這個小孩完蛋了。

這也是一個媽媽,青少年還有心理師的各自矛盾。

我覺得人的心理世界最有趣的地方就是這裡,人的內心常常和我們以為的相反,人花時間、花大錢來尋求改變、解脫痛苦,但又一直在保衛自己的痛苦,所以,想讓他們真正認識到這一點,是很難的。

從朋友分享的諮商經驗來說,不只諮商過程,我們平常跟人互動也是一樣,對方的表情、不經意的小動作、說的每一句話、每一聲歎息都有它的意義,有時候不說話,卻用肢體在表達,如果我們能多看見一點,我們的人際關係也會跟著起變化。

有效的改變需要在關係中發生

我問我朋友說「你覺得,你這麼多年的經驗,心理諮商到底靠什麼發揮作用?是你們的知識,諮商技術還是什麼呢?」

他說其實是關係「真的要讓對方改變還是需要在一個新的關係體驗中發生」,我覺得蠻有道理的,因為綜觀大部分心理問題,幾乎都是在舊的或現有的關係中發生的。

所以說這個概念就是給他一個跟原本不一樣的「體驗」,讓他可以用不同角度去認識自己還有自己跟別人的關係,去體驗不同的角色,然後get到新的經驗。

很多時候,求助的人不改變是因為在諮商關係中存在著“拔河”,拔河會有抗力,就是說可能是「說教」、「對當事人狀況的刻板印象」、「當事人有一種,心理師關注的是病,而不是關注是這個人生了病,人被放在第二順位」,這些都算抗力,如果這些抗力消失,那對方的對抗也就會不見。

所以像前面講的第一個打電動的青少年,心理師沒有跟他拔河,反而讓他獲得了重新思考的機會,也就是「原來我這麼做是有意義」,等他累積夠心理力量的時候,他自己就改變了。

有時候日常生活中,我們的另一半或者小孩子,或者我們的同事、下屬,會有一些自己看不慣的行為或思想想要對方改,那學到這個觀點,我覺得很有用。

怎麼說呢?

有時候我們會在關係中有一些不好受的部份,有的會給你痛苦,為瞭解決痛苦,我們直覺是要別人改變,但事實上,我們很難改變別人,然後痛苦一直存在,所以反而是一方面我們要學習的是容納痛苦的能力,一方面還要有轉彎的能力,用建立關係的方式去看待,然後像那個青少年,改變很多時候不是馬上就改的,大部份都需要時間去累積心理力量,有足夠力量,痛苦就會不見了。

我舉我自己的例子,就是我前一陣子解決了我一個內心的痛苦,有一天晚上,我老婆跟我開一次家庭會議,她說她今年的目標是「什麼都不做」,希望我能理解跟尊重她。

如果是以前的我,可能會覺得「什麼都不做」等於沒有進步,會讓我難受…可能我們就會吵架。不過我沒有,不是因為我在忍,而是我理解了一個人要維持一年365天除了上班之外,回家後「什麼都不做」它也是需要付出努力的,這不是不進步,而是我自己看待進步的框架要改變,「什麼都不做」其實是一種進步,這是她累積能量,調整心理狀態,是為了未來而做的一個準備階段,這麼看待,痛苦就消失了。

如果以星座來講嘛,一個牡羊座的女生,不可能懶散什麼都不做,所以一定是她需要有目的,我需要去理解,我要改變對「進步」的刻板印象。

所以我很支持她什麼都不做,因為她是在做有意義的事,我沒有在關係中跟她拔河,她開心我不痛苦,我們的感情又更進步了。

心理諮商普通人怎麼舉一反三?

好…這集最後我們來講講,心理師們到底憑什麼他們説的話能一針見血,洞察人心,讓人改變?有一些底層邏輯,一般人可以用來應對生活中的很多問題,有幾個部份很值得學習的。

1.用對傾聽的方法

我聽過一句很一針見血的話,「許多人認為自己很擅長傾聽,但實際上,他們只是擅長等待輪到自己回應」,一邊聽其實一邊在想什麼時候輪到我講,其實真的,很多人的傾聽是這樣耶。

很多時候,表面對事情的抱怨並不是痛苦的真正源頭。

心理師要做的,就是聽出對方真正痛苦的點在哪裡。對方在講的時候,他們必須跟對方調頻,確定對方真正的需求是什麼,其實他可能需要的是解脫,可能是愛,也可能是其他,然後要丟球給對方。

比如說,一個男的去諮商,說他太太警告他「如果他不改變對她大小聲的態度,就要離婚。」他害怕失去她,就去找心理師問怎麼改變自己對太太的態度。

但是心理師觀察的是,這男的有沒有因為大小聲的態度讓太太痛苦而自己感到痛苦呢?不一定嘛

心理師一邊聽著這個男的講,跟觀察他一些下意識的表現,他發現這個男的在比他強勢的女人面前會自卑,所以會男子氣概的來緩解自己的自卑,當這個心理師抓住了這個核心,他才能幫這個男的看到根本性的問題,然後不好的態度才可能會跟著消失。

這就是諮商心理師的祕訣「真的在聽,然後尋找有沒有弦外之音」。

一般人在人際關係裡面,最好也學習下這個聽的心態,不只是表面所說的,可以再多意一些,當我們面對家人、朋友、同事,想想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怎樣才能更好的滿足對方。

2、通過反共情,刺激對方自己動起來改變

一般人以為的共情或一般說有同理心是譬如說幫助一個感覺自己不被接納的人,只要接受他、愛護他,就能讓他消除這種感覺;對於不自信、容易害羞的人,只要多稱讚他就可以了,這個有那麼一點叫感同身受的意思。

可是耶魯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保羅·布魯姆(Paul Bloom)在他的書《失控的同理心︰道德判斷的偏誤與理性思考的價值》(Against Empathy),反共情,反同理心。

書裡面他開頭就講「在日常生活中做出謹慎的推理,論證我們應該努力試著用大腦思考而不是內心思考

失控的同理心︰道德判斷的偏誤與理性思考的價值
Against Empathy:The Case for Rational Compassion

這句話的解讀就是,心理師的共情是有一點反共情反同理心的,他不能跟著他的情緒走,因為他要用他的知識跟諮商技術去思考和感受對方自己都沒有察覺的東西,他要去關注那些被否定的、被壓抑,逃避的,創傷的東西,他去找出來。

這對一般人有什麼用呢?

我們很好的朋友、家人、很在意的人,有時候他們會讓你無奈又生氣的說「為什麼你又這樣?不是說過了嗎?」,有時候我們不想聽會生氣,或者直接轉身走開,因為我們不想自己又去共情對方這種情緒這種狀況,好像那是一個屎坑一樣,可是我們對他們這樣的反應會破壞關係,而且對方反覆發生,代表他沒辦法自己動起來改變。

所以不是單純針對他講的去共情去發揮同理心,去陷進去,而是反共情,用更高角度思考對方問題的根源,找到背後真正的解決辦法,這個解決辦法不是我們告訴他該怎麼樣,不是變我們的問題,而是讓他通過自我啟發,自己動起來才能真正自我成長。

雖然不一定每個人都做的到,但我們開始嘗試這麼想,我們對一件事的洞察能力就會增加。

反同理心(共情)同情尚可,共情有害?

http://liweitan2014.com/index.php/main/show/id/225 

  • 先調節自己的情緒,再引導對方的情緒

情緒調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治療性,心理師的自我情緒調節,是他們工作中最嚴苛的一個環節。

我看過一個心理師自己拍的影片說自己有一次面臨分手的痛苦,然後他還要面對一個不知所措、焦慮痛苦的個案,他要做情緒上的調節,不然你可以想像那個場面及過程,如果他不會調節自己的情緒,那麼就會就有可能讓雙方都變的更嚴重。

還有比如,小孩個性內外向在嬰兒時期就養成了,嬰兒時期一定是用哭來表達需求,如果媽媽不懂哭是正常反應,媽媽就很難調節好自己的情緒。

當媽媽沒有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她的情緒會傳染給嬰兒,如果長期媽媽對哭沒有適當的認知跟反應,嬰兒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情緒得不到緩解,嬰兒他自己的心理保護機制就會將自己跟不愉快的內心體驗分隔開來,退回到封閉的狀態,漸漸就會變得內向。

在日常生活中也是,要想幫助別人,我們要先學會調節自己的情緒,容納自己的情緒,觀察自己的內心世界。然後才有能力理解對方的情緒。

重點整理

我雖然不是心理師,但是我相信,只要我們像心理師一樣學會了傾聽對方、會反共情、會調節好自己和對方的情緒,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在人際關係中洞察事情的根本性,找到突破口,促使事情往好的方向發展。

諮商是一種專業形式,但核心還是“關係”,跟我朋友聊過之後,我更覺得人與人之間的相遇都又更有意義。

這個就是心理學的魅力。

聽完,請記得幫我在Apple podcast或Spotify五星留言評價,還有歡迎贊助我一杯下午茶,你的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

如果你有什麼煩惱歡迎與我預約,我的聯絡方式都在官網,隨時都可以找到我。

我們今天就到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下週同一時間再見,掰掰。

請我一杯下午茶,讓我持續提供好內容吧!

點擊圖片或 贊助連結,就可前往贊助頁面囉~謝謝您!

你也可以用LINE PAY,或銀行APP直接掃瞄小額贊助喔!

快樂的工作,工作的愉快」是我的人生哲學,你在尋求自己的人生方向嗎?

讓我為你點一盞明燈照出未來, 立即線上預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