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聽今天這一集,我是Tony ,今天擺明來蹭流量(笑)
最近心理界很熱鬧,都是因為網紅理科太太開了一個線上募資課,叫「理科太太的諮商筆記」。
這個課程引起非常大的爭議,不曉得大家知不知道這個來龍去脈,那有朋友就敲我,ㄟ!你也是在講心理學啊~那你要推語音課程會不會也被別人公幹?
根本就完全不一樣啊~好嗎?為什麼要拿我跟她比呢?
然後他還要我講一下理科太太的線上課程,然後說說我的跟她有什麼差別~
好啦!即然被點名,那就講吧~我的態度其實是中立的,他的課程沒有公開細節只有大綱,所以很難評斷更詳細的,所以只能粗略的講,不過今天有公布說要改名字,然後會公開部份課程內容,那可能會再引起一些評判。
不管行銷包裝的怎麼樣,如果只是為了賺錢,她大可以去做KOL行銷課程或什麼的,幹嘛吃力不討好?所以我寧願相信她的立意是良善,不過我也大概知道一點諮商的倫理,所以專業人士才會那麼想要守護這個諮商價值的心態。
基本上~如果你身邊有朋友是心理圈子的,其實多少都會知道心理從業人員很在意一件事,而且他聽到會馬上糾正你的就是,台灣沒有心理醫師,只有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諮商心理師,還有是諮商心理師,不是心理諮商師,不可以講顛倒喔。
在台灣如果你沒有這方面的專業跟執照,就不可以替別人心理諮商,國外也是,甚至最好不要提到「諮商」兩個字,這個圈子的人好像都對這兩個字非常敏感,那個在意的程度就像你永遠不能在黑人面前講N開頭的英文字一樣,大概就是這種感覺。
因為我的經驗就是這樣,有時候在跟心理圈的朋友聊天,也只是習慣問題,就被糾正,久而久之會讓我有一種過激守護的感受,我發現不少普通人也有這樣的感受,讓大家間接的不太敢接近心理諮商,這是我的感覺。
所以,理科太太的爭議點就是她賣的課程名字好死不死叫「諮商筆記」,第一個踩的地雷就是諮商兩個字,反正她就是踩下去了,所以心理圈爆炸了,雖然她解釋說內容是她自己諮商的心得,但不能用的就是不能用,黑人會管你什麼理由講N開頭的字,只要講就揍你吃慶記,我覺得第一個點就在這邊。
我不知道理科太太是就是想要賺錢刻意要引起話題性,還是她跟她的團隊不知道這個禁忌邊界,應該不太可能不知道,因為她的內容有找心理師,心理師應該有提醒他們這個問題。
所以那就更可能是團隊最後是站在行銷角度來下決定而捨棄了諮商倫理,反正沒犯法,就試試看,有爭議就有熱度,只要公關處理好,以台灣人一頭熱的習慣,撐過去就沒事了,我自己從商業行為跟人性角度判斷是這樣。
如果她的課程叫做「我去做心理諮商的心得筆記」,那就不會有爭議,因為從名字上,就很清楚這是她的諮商經驗,她分享自己的故事,那內容那沒什麼太大問題,只不過這個角度雖然比較正確,但一個人被諮商的故事到底有什麼好看的?這樣應該就少掉很多人,這樣它的課程就會賠錢。
第二個地雷就是,它的廣告主打文字這樣寫:「我不是諮商心理師不能幫你諮商,但我在諮商室的另一頭和自己搏鬥了 100 多個小時,我想以學姊的身份,分享我的筆記,陪你走過這一段。」
這個說法蠻賊的,這感覺有點在吃豆腐,就好像「我不是醫師不能幫你開刀治癌症,但我可以怎麼樣怎麼樣……」,而且「諮商筆記」到底是「諮商」還是「被諮商」?很模稜兩可,我覺得可能就是想利用這種模糊來遊走灰色地帶。
所以這段廣告詞,大家又爆了,連環爆,為什麼只是妳個人的諮商經驗,而且也才100多小時,就敢自稱學姐呢? 你說以過來人的身份我覺得應該就不會有事。
講到這裡朋友也有問到說那為什麼身心靈一大堆在做療癒諮商都沒事,她就有事?
這是個好問題,一般人還真的分不出來。
因為,理科課綱裡提到的理論大多是基於諮商專業中的溝通分析學派,如果像我一樣免費的講自己的學習心得,那沒事,可是今天你是開設收費的,以「諮商學說為架構」的「自我覺察課程」,那第一你要諮詢相關專業人士的意見~最好是掛名甚至在課程名稱聯名,那別人就算眼紅但你這樣做就是safe,差別就在這裡。
還有我覺得因為開課賣錢,影片效果在視覺上是比起書本聲音還更有影響力跟感染力的,那利用這種媒體特徵,很容易去塑造一種你是權威的形象角色。
明明妳的就只是妳個人的經驗,諮商室裡面也是完全客制個體化的過程,是沒有一種套路或制式的方法論可以說諮商就是這樣,你如果有注意,心理師上節目會談的都是個案故事。
而且市面上也有很多在講諮商倫理的節目,譬如說「啟點文化」就是我必聽的節目,而且是免費的。
所以這個出發點就很明確的有問題了,這段文字不只是心理圈專業人士爆炸,連其他職業的專業人士也爆炸了。
「這個設計就,上面一點,大一點,我用google找的這張圖,你照著排版就好了」
這個就是台灣的通病,非常多人都認為別人的專業很簡單…這樣那樣就好啦,心理師陪人聊聊天而已,我買買筆記,聽聽podcast看看youtube就懂心理學,我就會被治療好了,你可能覺得哪有這麼嚴重,但確實就是這麼嚴重,這種非心理專業又講心理諮商專業,而且沒有心理師掛名的收費課程,我覺得是在助長風氣。
那這跟我有什麼關係,有影響到我嗎?有,有的人來私訊我是問自己的心理問題的,我當然可以跟你分享我的見解,但請不要當作治療好嗎?阿彌陀佛!
理科太太的課程,問題也就在這裡,因為她的受眾很明顯就是要抓想要療傷療癒自己,那不就是心理治療或心理諮商的族群嗎?
可是她的諮商經驗只適合她自己個人,任何人也是這樣,因為每個人都不一樣,如果今天她賣的是自己的故事,譬如說「我與XX心理師的100個小時約會」,以自己跟前夫的創傷治療故事為主軸,那ok fine,賺錢嘛~像哈利跟梅根一樣擺明要賣自己的故事賺錢,這沒問題啊!
這裡有一個點就是,去碰諮商領域就要小心不要讓大眾有「便宜的錢,就有諮商的效果」的錯誤期待。
對於心理健康出現狀況的人來說(不管這個人覺不覺得自己有狀況),如果他以為只要買筆記,就可以理解心理諮商是什麼,理解自己的身心狀況是什麼,那這就是一個危險。
一般人可能不太懂這到底有什麼危險的,那是因為沒有一堆人會問你這種問題,但我被問到的程度肯定比聽眾還多,那更何況是這種大網紅呢?她足夠專業回答問題嗎?而且她有搞一個課後社團。
今天很多這種線上課程 ,都是這樣附贈免費的學員社團,讓信徒能夠跟講師QA互動,那今天如果學員問到涉及心理諮商問題,我就不信講師會直接回答: 社團內不回答這類問題,需要請學員花錢去找其他專業諮商師。
你想像一下,假設有學員表示: 不回答我的諮商問題,那我就申請退費喔!
小老師回覆: 好喔~慢走不送喔,諮商問題請找心理師,我們賣課程有職業道德底線的
你覺得有可能嗎?如果是出書~根本不會有這種問題。
我剛也有講,你們來私訊我的心理問題的,也是一樣,我可以分享自己的看法,那也只是我自己的看法,但請你不要以為我在治療你,心理狀況的部份我都會講你們有想找心理師我可以介紹,差別就在這裡。
因為諮商是科學、是專業,不是閒聊,不是靠一百小時,就可以讓你變好。
「任何善意而非專業的諮商輔導,對當事人來說可能是另一次難以拒絕的傷害。」這是某個心理師朋友跟我說他們大一時老師就不斷的重複講這句話。
請大家記住這句話,我們可以分享自身的經驗,但我不會跟你說一定就是這樣那樣,如果你聽我的podcast,應該常聽到我常常強調說大家自己舉一反三,不要貼標籤,有需要心理師我可以介紹。
那她有沒有違法?
沒有,台灣的法律就是這樣,只要不是臨床心理師或諮商心理師,第一她不受法律管制;第二她也沒有對外宣稱執行「臨床心理業務」或「諮商心理業務」;第三,她沒有意圖為醫事行為廣告。
所以,她的課程沒有任何違法的問題….但這是現在台灣法律的盲點,因為法律沒有進步所以她才沒有違法,那我發現她這個不只是第一次了,只能說她的行事風格從保健食品事件到今天這個課程都是在遊走法律邊緣。
法律是道德的底線,一件事為什麼需要法律來控制?
因為這個底線一接近或越過就是社會大眾一起承擔後果,一個有影響力的人更應該去評估自己的想法是否會對很多陌生人造成傷害,1萬個聽眾,就算只有一個人,如果這個人剛好是憂鬱症去聽然後被影響,那後果怎麼樣,他的生命歷程怎麼發展,我們都不知道,而且無法控制跟沒辦法負責,所以這件事為什麼會被嚴肅以待,是有原因的。
還是那句話「任何善意而非專業的諮商輔導,對當事人來說可能是另一次難以拒絕的傷害。」
我的podcast開宗明義講的很清楚,用聲音記錄心理學的學習筆記,我分享的是心理學的各種知識乾貨,我跟你一樣是個學習者,跟你分享的都是書籍上的跟網路學刊及資料吸收消化過的知識跟故事,我用這個podcast紀錄自己的生活。
我上一集中間也有講到,我的podcast的終極目標就是從心理學出發,學會用「心理學思維」的思考方式。
「心理學思維」,就像不只依賴醫學藥物,我們專注打造強壯的身體一樣,面對生活中各種事情,你都能靈活又從容的想辦法解決。
我的聽眾鎖定的是一般人,對了解自己有興趣的,還有怎麼去了解自己,還有他的工作,人際關係,他跟自己的關係,家人,親密關係,職場關係等等,我們怎麼去思考,怎麼解決問題。
還有我會跟你介紹心理學甚至哲學領域的專有名詞,常常會帶到一些書籍跟人名,我很少談病理相關的部份,因為我不是專業,我分享的是我對這個專有名詞的知識理解,還有理解後怎麼白話文的講出來讓人家聽的懂,聽的懂代表我自己吸收進去了,然後這些專有名詞的背後對我們人有什麼影響。
我分享的都是我自己的學習,自己的心得,都是我自己的,別人可以參考可以比較,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我也鼓勵大家有自己的看法,不要全部都接受我的觀點。
同時我很歡迎可以糾錯,可以討論,我其實很喜歡討論的,基本上我認為人的心理狀態可以分類但無法歸類,也就是說一個人可以屬於這個狀態但絕不只有這個狀態而已,因為人是獨一無二的複雜個體,大家的觀點都是很寶貴的。
喔~對!我很歡迎大家留言跟我說你這一年來聽下來的心得,你的分享就好像過年發紅包給我一樣,我會很興奮有人發紅包給我。(笑)
好~然後我要講我想推出的內容跟理科太太的有什麼不一樣?
完全不一樣好嗎?跟心理諮商沒有任何關係。
我想要推出的內容,是專屬「成長學習型」的受眾,我沒有要教你怎麼療癒自己。
我的內容很簡單,就是培養「心理學思維」,培養「心理學思維」還有延伸出的操作,觀念只要一點就通,讓你可以上場有即戰力,你可以利用這些思維想出自己的辦法。
怎麼解決生活、職涯、人際關係中的難題,每一章都有一個思維,概念講解跟實際應用~然後每一章後面幾乎都有培養思維的動腦練習。
這些都不是心理諮商那塊的,我沒有諮商你,我更沒有被諮商,我也不是你的學長,我只是年紀大一點,常常被叫哥,那只是一聲尊重。
理科太太的課程價值,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雖然現在失婚的人,憂鬱症的人非常多,但是憂鬱的原因跟失婚的原因一樣,來自四面八方,每個人都不一樣,所以「個案的參考價值」其實就不高。
那我的內容就不一樣了,我就是單純面向一般人,我這好幾年歸納出來的思維脈絡,怎麼樣幫助我比以前更有靈活的頭腦,善解人意的心,成為一個領導者管理者,有不錯的溝通能力跟人際關係。
我把用到的知識跟經驗統整出來,組成最精華最經常遇到的問題都放在這個課程裡面。
上一集podcast還記得嗎?
巴菲特的合夥人蒙格說,「從最單純的本質,找出最適合的問題解決方案,替你的想法進行現實上的推動。」
特斯拉老闆馬斯克做電動車,就是這樣他在電池的開發階段,他把電池全部分解,還原成最基礎的材料,為了就是了解製造電池的「基本事實」是什麼,解決了電池成本太高的問題,最後造出電動車 。
我準備的這些東西可能不太會讓你造出電動車(笑),但是我會分享像馬斯克這樣的人是怎麼解決問題怎麼思考的。
你也不用擔心知道了但不會做,我分享的不只讓你知道,還讓你知道怎麼思考,怎麼做。
但是有一點,什麼人不要來買我的課程?
就是那些對現狀不滿意,見人就抱怨,但死都不去想辦法的人,常常覺得別人在攻擊自己,怎樣也不肯換跑道,不滿意但又不離職,不離婚,這種欠缺行動力,很多事想很久,心態消極懶散的人不要來。
你買了沒用,我要的是「成長學習型」積極的人,想要獲得「即戰力」,只要頭腦轉過來,通了就懂了你就會了,你就自己馬上會舉一反三,我分享的是這些思維。
所以我跟理科不一樣啊~怎麼會一樣?
基本上這些我會在firstory做成付費的音頻,我還在想定價,可能像理科一樣定個1799吧(笑)
回過頭來啦,這種類諮商的課程,我相信很多人,一聽到心裡就已有成見,這樣是不是在販賣隱私,畢竟講自己諮商筆記,啊你就婚姻有問題才去諮商,離婚是兩個人的事,從來不會只有一個人的問題,所以妳的課程內容多少會牽連到前夫,不管有沒有講,講出來多少,這直覺給人家一種蹭流量的直覺嘛,所以觀感不好。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也想碎碎念一些激進的專業人士。
這個課程賣到五百多萬,我不會傲慢的把這將近三千人都當成傻瓜,因為他們有他們購買的各種理由。
當然反對有反對的理由,反對的人,很多人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一方,專業人說了很多很嚴重的話,當然有問題要去看醫生,但為什麼現實中去看醫生的還是少數?
因為不是所有有執照的專業人士,都配得上專業素養,心理專業工作最基本的自我省思、理性和平、溫暖助人的專業素養,其實現實中缺乏的也不少。
看到了某部份強調自己是「專業執業人士」卻沒有看到助人素養的言行表現,證實我的看法。
這會讓我這種普通人覺得,就是你們這種十字軍東征的激進言論,讓求助者怯步,無法放心信賴你們走進諮商大門,坦白自己的脆弱。
就算我不支持理科太太的課程,也覺得這些人專業之外其他都空的。
危機是轉機,沒有發生的事,你們也不要無限上綱,講成好像人家殺人的樣子,根本在用專業恐嚇民眾。
助人工作者也是普通人。
這次事件,我覺得許多不發言的潛在需要諮商或好奇想了解諮商的民眾,最先需要的並不是權威壁壘般的言論,因為大家都是懵懵懂懂的狀態,想要摸索。
專業人士我知道你們有倫理束縛,但也請你們看到自己平常太習慣處在學術倫理裡面了,你們似乎忘了怎麼回到一般人,用一般人的角度去帶領讓人家撥那個面紗。
人都是趨利避兇,避重就輕,挑簡單的做,溝通只想說好話,這是人性,專家雖然講的都是對的但太嚴重太沉重,這樣是反人性的,沒人聽的進去。
很諷刺的是,理科太太這樣的行銷雖然不正確,但是她懂人性,而且順著人性的,同時點出了一個廣泛的問題,那就是社會上還有很多人從來沒有被了解。
理科太太她看到了,然後她的團隊很自以為的去這樣操作。
一件事不會只有一個人有責任,這不會只有理科太太的責任,每個成年人都應該學會更謹慎更聰明,在這件事上要認知自己買到的只是理科太太的故事,而不是可以如法泡製的療程…
專業人士們你也有你的責任。
每個人都有責任,這個責任並不是指責或者追究誰對誰錯。
而是,我們在這件事上可以為自己拿回多少權力然後做最好的選擇。
好的,這是我這一集想跟大家聊說的,這是我自己的筆記,有任何想法歡迎podcast底下留言,如果你喜歡,請記得給我五顆星評價,也歡迎贊助我50元一杯下午茶,你的實際支持是我創作的動力。
如果你的工作,人生需要解惑,可以在「好好聽你說」官網找到我。
我們今天就到這邊,下週三晚上七點,小夥伴們不要錯過囉~~~掰掰,再見 。
請我一杯下午茶,讓我持續提供好內容吧!
點擊圖片或 贊助連結,就可前往贊助頁面囉~謝謝您!
你也可以用LINE PAY,或銀行APP直接掃瞄小額贊助喔!
「快樂的工作,工作的愉快」是我的人生哲學,你在尋求自己的人生方向嗎?
讓我為你點一盞明燈照出未來, 立即線上預約!
xoxo